|
介入血管外科用小小一根导丝,疏通患者健康之路时间:2025-01-10 一条细细的导丝,可以准确抵达身体诸多部位、组织或器官,在这种高、精、尖技术的操控下,一个又一个病灶被发现并精准定位、清除……这就是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。 74岁的牛大爷,活动后出现胸闷、乏力,伴有双下肢水肿,于当地县院就诊行彩超示:下腔静脉增宽并期内异常回声(考虑栓子)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改善不大,这个病像个不定时炸弹重重压在牛大爷心里。 为求进一步治疗,来到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就诊,为其行床旁心脏彩超显示:右心房栓子形成。考虑栓子形成时间较长,介入血管外科专家团队进行术前讨论,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为牛大爷完善相关术前检查,在全麻状态下为其实施了血栓抽吸术:运用一根细细的导丝穿针引线,把抽吸导管送到血栓附近,反复抽吸,抽出条状暗黑色栓子,血流恢复通畅,牛大爷心内的“不定时炸弹”成功被“拆除”。 血栓可以称之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随时都有可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,甚至“要命”,要想不被血栓“盯”上,那么该如何减少血栓形成呢? 大家一起跟着学起来: 1、定时活动:每坐一小时,起身活动5-10分钟,可以是简单的伸展运动或者走动。 2、踝泵运动: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方法。坐在椅子上,双脚自然下垂,然后像踩自行车一样,交替进行脚踝的背伸和跖屈动作。 3、深呼吸与咳嗽:通过深呼吸,可以扩大胸腔容积,增强胸腔负压,从而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。轻轻咳嗽几下,也能对胸腔和腹腔施加压力,帮助血液更好地流动。 4、适度喝水: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,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,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。 5、均衡饮食、不吸烟、少饮酒:平时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果和粗粮,减少高脂肪、高糖分食物的摄入,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,保护血管健康,同时尽量不吸烟,少饮酒减少对于血管的刺激。 |